以精细化管理促进特色学院内涵建设
为了更好地加强特色学院建设,助推 “两推四进”发展战略,我校以精细化管理促进特色学院内涵建设。两年来,通过在特色学院教学和班级管理以及科研中实施精细管理,极大地促进了特色学院办学的精细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有力地推动了特色学院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在办学过程中精准施策,助推特色学院建设
(一)确定专业,积极招生
我校在多次调研的基础上,在2019春期,决定将“一村一”行政管理(专科、村镇方向)专业作为首批重点建设专业,并启动招生,目前共招生224人。2020秋期开始,又启动行政管理(本科,村镇方向)特色专业建设,目前招生96人。特色专业的确立和招生的稳定性,确保了我校特色学院的健康发展。
(二)召开会议,大力推动
随着特色学院建设的启动,学校多次召开党委会、重庆电大乡村振兴学院建设推进会、招生工作会、教学及班级管理工作会等,安排布置相关工作,积极推进特色学院的建设。
(三)积极调研,对症下药
学校“两推四进”战略的实施,带来了办学网状结构的较快发展。马武、大顺等乡镇学习中心,大木乡、李渡金银社区等学习中心相继建立。为保证特色学院校外办学教学质量,学校领导多次带队深入各个办学点和学习中心展开调研,了解办学实际情况,查找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二、在意识形态中实施精准管控,提高学生思想素质
在特色学院建设中,学校把立德树人作为办学第一要务,把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制定了《爱游戏ayx官方网页关于校内外班主任、班级管理意识形态管控的规定》和《爱游戏ayx官方网页关于加强校外基地教师和管理团队意识形态管理实施方案》,全面加强特色学院校内外教师和管理团队的意识形态管控。二是强化思政课教学。坚持“三全育人”工作措施,切实加强特色学院思政课教学团队建设和思政课队伍建设,将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安排为学习网思政课程导学教师,注重在特色学院专业课程教学中引入思政内涵,认真落实教学计划中的思政课教学要求,督促学生认真观看思政课程视频,完成专题测试,按时提交日常行为表现,撰写社会实践报告,及时完成思政课程终结性考试。三是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要求特色学院学生将思想理论与自己的工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用先进的思想理论去指导工作实践。
三、在教学过程中狠抓精细管理,确保办学质量
(一)精心安排,认真开展面授辅导课
学校根据教学规则和特色课程的安排,认真组织教师深入到各个教学点开展面授辅导教学。上课时,都由学校派专车接送教师。在教学上,要求教师仔细备课,认真讲课,并做好各种学习辅导工作。
(二)按需办学,开展特色课堂教学活动
为了更好加强特色学院特色课程的教学活动,学校在开展调研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聘请专家特色课堂教学和案例式教学活动。相继在大顺乡开展村级会计人员培训班,到大木乡、李渡金银社区学习中心开展计算机技能培训,到马武、大顺、珍溪等学习中心开展特色种养殖和法制教育。
(三)实地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为了让特色学院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学校要求教学中心必须把学生带到田间地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开展实地教学活动,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便学生学到更多的应用性知识。
(四)在网上教学中实施精细管理,做到全员覆盖
针对特色学院农村学员多,点多面广的特点,特色学院极为重视网上教学工作,特别重视国开学习网学习的组织落实,要求所有班级必须认真组织动员所有学员积极参与网上学习,期末按学习网统计数据进行奖惩,较好调动了学生网上学习的积极性,2020年,我校特色学院行政管理学生多人获评网络学习优秀学生。
(五)开展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色学院各个教学班经常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座谈会、学习小组会、“党在我心中”等活动,让学生在多彩多姿的活动中增长知识,提高修为,不断进步。
特色学院学生开展“党在我心中”等活动
(六)精准培训,不断提高特色学院教师素质
积极引导、鼓励特色学院教师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一是加强教师先进教育理论、现代信息技术和专业学科知识的培训学习,不断丰富教师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二是加强教师思想品德修养教育,端正思想态度,培养敬业精神。三是通过区教委梯级培养工程平台,积极在教师群体中开展“名教师”“教学骨干”“师德师风先进个人”评选推荐活动,以评选推荐促进教师全面发展。四是以重庆电大学科中心组建设为引领,组织教师参加重庆电大各专业中心组开展的培训和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学科应用能力和管理能力。五是组织教师积极参加重庆电大的其它各种培训和教学教研活动,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四、在班级管理中狠抓精细管理,确保办学科学有序
我校认真落实特色学院班级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并在实施过程中严格要求,使特色学院各种班级管理活动有章可循,有规可守,从而更好地促进了各种教学活动的开展。
(一)认真组织开学典礼,严格规范办学秩序
每个特色班招进来以后,学校都要认真组织开学典礼,并就特色学院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及特色班要注意的各种事项进行全面讲解和说明,让学生心中有数,更好地参与到特色专业的学习中来。
特色学院在大木乡、马武镇学习中心、校本部举办开学典礼
(二)签订管理承诺书,做到奖惩兑现
特色学院在班级实施精细化管理中,要求所有管理教师签订《班级管理承诺书》和《教学及班级管理廉洁自律承诺书》,并强化业绩考核,奖惩兑现,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班级管理工作。
(三)强化入学培训,做到精准服务
特色学院十分重视新生入学培训,采用学校集中培训、班级分散培训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入学培训全覆盖。集中培训由教学处和信息技术中心老师就开放教育性质及特点进行了详细介绍,指导学生掌握三大学习平台的使用方法与学习方式。分班级培训内容包括说明课程考核方式、费用明细、安排学习小组、选举班委等,为学员间和师生间的互动学习开创了良好的局面。对于无法参加集中培训的个别学员,由班级管理教师通过电话、QQ群等方式进行培训,确保每一位学员都清楚了解开放教育及本专业学习、考核等方式。
新生入学培训活动
通过在教学及班级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和一系列健康有益活动的开展,办学质量提升较大,其中的优秀学生荣获国家开放大学奖学金、国家开放大学、重庆广播电视大学优秀毕业生光荣称号。
五、在科研课改中狠抓精细管理,助推特色学院办学
为了助推学校“两推四进”战略,学校自2021春起,启动特色学院校级课题申报活动。学校要求校领导和教职工全员参与,本次校级课题选题主要围绕我校特色学院发展的重大和现实问题发展及各项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点(难点或热点)、或重大(迫切、实际)问题,如特色学院服务乡村振兴建设研究、特色教材建设、特色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特色课程开发、特色学院制度建设、特色学院实践基地建设、特色学院质量监控、特色学院网络平台建设等,希望课题申报人员大兴实践调查之风,理论研究之风,实事求是之风。围绕特色学院建设出点子、谋措施,从找准现实问题入手,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开展中观和微观层面的项目研究,提出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对策,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学校落实专项经费对立项课题予以保障,并邀请区社科联主席作课题申报学术培训。
校级课题科研活动开展以来,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一批中青年教师在活动中得到培养锻炼,一批校级课题又为重庆电大教改课题和涪陵区社科联课题的课题申报积累了很好的材料基础,校级课题成果运用于学校办学方方面面工作,有力推动了特色学院各项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保障了学校“两推四进”战略的更好推进。
六、加强特色课程研究,推动特色学院更好发展
为加强特色学院建设需要,我校依托校内外专家学者,抓紧开发《涪陵经济地理》、《榨菜产业经济学研究》、《涪陵文化》等特色学院特色教材资源,作为本特色学院专业选修课教材使用,同时,我校技术部门精心制作多样化微课作品,。这些自主建设的课程资源,接地气,实用程度高,较好满足了学生学习需求。
通过精细化管理的组织与实施,有力促进了特色学院办学质量的提升,对推动特色学院建设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