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教函〔2020〕9 号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关于举办第七届微课大赛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电大、电大分校、工作站,行业学院,学校各单位(部门):
为了全面推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促进学校优质校、双高、开放大学建设,经学校研究决定,拟于2020年3-6月,开展学校“第七届微课大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
一、参赛对象
全市电大系统各基层单位及校本部各二级学院专兼职教师均可参赛制作微课或系列化微课。
(一)微课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技能点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微课要包含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注重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以及教与学活动有机的结合。
(二)系列化微课
系列化微课是围绕某个专题而设计的专题化、系列化的微课程。一个系列化微课程由一个主题下的若干个(不少于3个)微课组成。
二、比赛内容
1.参赛人员可选取学校已开设课程的知识点、技能点,也可自选选题,录制微课或系列化微课。
鼓励党务工作者、学生工作队伍围绕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创作“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类微课或系列化微课。
鼓励教师挖掘每门课程的思政元素,创作融入爱国情怀、法制意识、社会责任、人文精神、仁爱之心等要素的“课程思政”微课或系列化微课。
2.各单位择优推荐的参赛作品应不超过15个。其中,各单位推荐的“课程思政”(系列化)微课不受名额限制。
三、技术要求
所有的参赛作品都以视频的形式报送,技术要求如下:
分辨率:1280×720或1920×1080。
视频压缩:采用H.264/AVC (MPEG-4 Part10)编码,动态码流的最低码率不得低于3Mbps。
视频封装:MP4格式封装,不接受其他任何格式的视频。
时长:参赛微课作品时长在5至10分钟为宜,一般不超过10分钟。
文字:微视频中的文字要简单、明了,每屏文字不要太多,字号适中,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
声音:声音清晰,声音与画面保持良好的同步,无杂音、噪音。
文件命名:所在单位+作品名称。
片头:动态、静态均可,一般10秒左右,画面信息必须有: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或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作品名称+所在单位+作者。
片尾:动态、静态均可,一般10秒左右。
四、参赛流程
(一)所有参赛作品需要填写“第七届微课大赛参赛作品登记表”(附表1)(下称“登记表”),和作品一起打包报送到组织单位,由单位统一报送参赛。
(二)组织单位需要填写“第七届微课大赛组织单位及作品统计信息表”(附表2),并汇总本单位的“登记表”及作品一起打包报送参赛。
(三)所有报送材料均通过电子邮件方式报送,不接受纸质材料报送;其中,校本部材料发送至教务处段玭老师处(209732154@qq.com),基层电大材料发送至远程教育中心张艳老师处(373338742@qq.com);组织单位报送邮件主题为“单位名称+作品件数”。
(四)报送材料截止时间:2020年5月10日下午17时。
(五)学校组织专家对各作品进行评比,并公布评比结果。其中,教务处负责组织校本部的作品评比,远程教育中心负责基层电大的作品评比。
五、奖项设置
(一)本次大赛设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同时将对积极参加本次活动、参赛组织工作周密的各单位颁发“优秀组织奖”。
(二)入选三等奖及以上的微课作品将给予适当的经费资助(学校已经拨付建设经费的除外),并可择优推荐参加更加级别的微课大赛。
(三)为了加强体系建设,促进分校信息化水平的提升,鼓励分校积极参与资源建设,奖项可以适当向分校倾斜。
六、其他事宜
(一)参赛作品以自愿申报、资源共享为基本原则,参赛作品将由学校根据需要编辑加工处理后作为教学资源免费使用。获奖并获得经费资助的作品,版权归重庆广播电视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所有,开发建设者拥有署名权。
(二)参赛作品及材料须为本人原创,不得抄袭他人作品,侵害他人版权,若发现参赛作品侵犯他人著作权,或有任何不良信息内容,则一律取消参赛资格,并承担相关责任。
(三)比赛将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组织专家对作品进行评选,并对获奖选手及优秀赛事组织单位予以表彰。请各基层电大、学校各相关单位(部门)高度重视,精心准备、积极组织好本单位专兼职教师参加本次比赛。
(四)联系人:
1.校本部相关事宜请咨询教务处:
段玭(023-42860072、1599896910)
2.基层电大相关事宜请咨询远程教育中心:
张艳(18008303565)、刘焱林(19922352909)
附件:1.第七届微课大赛参赛作品登记表
2.第七届微课大赛组织单位及作品统计信息表
3.第七届微课大赛评审规则
2020年3月6日
附件1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第七届微课大赛参赛作品登记表
所在单位 | |||
作品名称 | |||
微课类型(勾选) | 课程思政:□ 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单一微课:□ 系列微课:□(_________________表明讲次及名称) | ||
所属学科(勾选) | 理工□ 经济管理□ 教育□ 艺术文体□ 人文□ | ||
所有作者 | (不超过5人) | ||
联系人 | |||
联系电话 | 电子邮箱 | ||
作品简介 | (简要介绍课程内容、特色与亮点,在介绍微课同时引发学习者对作品的强烈关注。字数不超过 500 字。) |
注:1.此报名表由参赛者个人填写,并报送到组织单位,由组织单位统一打包集中报送此表格;2.每个微课作品(含系列化微课)1个表,每件参赛作品作者最多不超过3人。
附件2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第七届微课大赛组织单位及作品统计信息表
参赛单位 | |||||||||
联系人 | |||||||||
通信地址 | 邮政编码 | ||||||||
联系电话 | 手机 | ||||||||
电子信箱 | @ | ||||||||
单位作品 | |||||||||
序号 | 作品名称 | 所属于学科 | 所有作者 | 微课类型 | 联系电话 | ||||
1 | |||||||||
2 | |||||||||
3 | |||||||||
4 | |||||||||
注:
1.请将该信息表电子版于2020年5月10日前发送至:209732154@qq.com(校本部)、373338742@qq.com(基层电大),可以用excel报送。
2.此表由组织单位填写,用于后期评选优秀组织单位以及寄送获奖证书等。
附件3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第七届微课大赛评审规则
作品 规范 20分 | 一、结构完整(10分) 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专题微课程必须符合系列化、结构化、完整性原则)。 |
二、技术规范(10分) 微课视频:时长5-10分钟;视频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等;视频片头应显示学校名称、微课标题、作者、单位。 | |
教学 安排 40分 | 一、选题价值(10分) 选取教学环节中某一知识点、技能点、专题、实训活动作为选题,针对教学中的常见、典型、有代表性的问题或内容进行设计,类型包括但不限于:教授类、解题类、答疑类、实训实验类、活动类。选题尽量“小而精”,具备独立性、完整性、示范性、代表性,能够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鼓励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短小精悍的作品。 |
二、教学设计与组织(15分) 1. 教学方案:围绕选题设计,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教学目的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2. 教学内容:严谨充实,无科学性、政策性错误,能理论联系实际,反映社会和学科发展。 3. 教学组织与编排: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过程主线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明了易懂;注重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以及教与学活动有机的结合。 | |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5分) 1.教学策略选择正确,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能根据教学需求选用灵活适当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合理,正确选择使用各种教学媒体,教学辅助效果好。 2.鼓励参赛教师采用多元设计理念、方法、手段设计微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使用但不限于:把图片、动画、视频、HTML网页等多种媒体技术,恰到好处地运用在教学过程中,以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 | |
教学 效果 40分 | 一、目标达成(15分) 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能促进学生知识运用及专业能力提高。 |
二、教学特色(15分) 教学形式新颖,教学过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趣味性和启发性强,教学氛围的营造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 |
三、教学规范(10分) 1.教师出镜类微课作品:教师教学语言规范、清晰,富有感染力;教学逻辑严谨,教师仪表得当,教态自然,严守职业规范,能展现良好的教学风貌和个人魅力,此类作品本项分值10分在评审时单独计算使用; 2.教师不出镜类微课作品:教学表述规范、清晰,教学逻辑严谨,严守职业规范,能够较好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把相关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知识点等讲解清楚,此类作品本项分值10分结合评审规则中教学安排部分合并评审使用。 |